挂载设备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如何挂载新的设备?
mount -t [文件系统类型][特殊选项,特殊选项] 设备位置 挂载点
以挂载新光盘为例:
新建挂载点:系统根目录下默认给出了 media misc mnt 三个外来设备挂载点,但是推荐直接在 mnt 下新建挂载点
mkdir /mnt/cdrom
挂载光盘:
mount -t iso9660 /dev/sr0 /mnt/cdrom
这个里面的 -t 是可以省略的,因为 Linux 系统知道 sr0 是一个光盘文件,因此他的默认文件类型就是 iso9660
因此这个可以省略
使用 mount 命令挂载的设备是一次性的,如果需要每次开机都自动挂载,需要配置/etc/fstab 文件,里面添加 设备名称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defaults 0 0, 保存退出。
mount -a 命令自动挂载/etc/fstab 文件中的所有设备
挂载新设备的特殊选项:
参数 |
说明 |
atime/noatime |
询问分区文件是,是否更新文件的访问时间,默认为更新 |
async/sync |
默认为异步 |
auto/noauto mount -a |
命令执行时,是否会自动安装/etx/fstab 文件内容挂载,默认为自动 |
default |
定义默认只,相当于 rw,suid,dev,exc,auto,nouser,async 这七个选项 |
exec/remount |
设备是否允许在文件系统中执行可执行文件,默认是 exec 允许 |
remount |
重新挂载已经挂载的文件系统,一半用于指定修改特殊权限 |
rw/ro |
文件系统挂载时,是否局与偶读写权限,默认是 rw |
suid/nosuid |
设定文件系统是否具有 SUID 和 SGID 的权限,默认是具有 |
user/nouser |
设定文件系统是否允许普通该用户挂载,默认是不允许,只有 root 用户可以挂载分区 |
usrquota |
写入代表文件系统支持用户磁盘配额,默认不支持 |
grpquota |
写入代表文件系统支持组磁盘配额,默认不支持 |
Linux |
默认是不支持 NTFS 文件系统的 |
挂载 NTFS 分区 ,是不推荐使用的,可以使用 网络传输文件 的方式来打开文件
如何查询用户登录信息
命令 |
用法 |
USER _ |
登录的用户名 |
TTY |
登录终端 |
FROM |
从哪个 IP 登录 |
LOGIN |
登录时间 |
IDLE |
用户闲置时间 |
JCPU |
与该终端连接的所有进程占用的时间,不包括过去的后台作业时间 |
PUPU |
当前进程所占用的时间 |
WHAT |
当前正在运行的命令 |
硬盘操作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CentOS6.5 下的硬盘分区操作
1
2
3
4
|
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总数不能超过4个
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
扩展分区不能直接存取数据
扩展分区必须添加逻辑分区才能存取数据
|
MBR 分区与 GPT 分区的区别
MBR:
- 主分区不得超过 4 个
- 单个分区容量最大 2TB
- 只能创建 MBR 分区 GPT:
- 主分区个数“几乎”没有限制
- 单个分区容量“几乎”没有限制(18EB)
- 没有主分区、扩展分区的概念
- 既可以创建 MBR 分区,也可以创建 GPT 分区
- 注意: GPT 分区不适合安装 x86 操作系统,也就是 32 位系统
使用 fdisk 创建 MBR 分区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|
fdisk //查看磁盘信息
fdisk -l //查看所有磁盘详细信息(包含分区名称等信息)
fdisk /dev/sdb //选择需要分区的磁盘,进入分区命令模式
p //查看所选磁盘分区信息
u //切换信息显示单位(扇区、数据块)
n //创建新的磁盘分区
p //创新主分区 (如果是扩展分区,是e)1//设置分区名称(遵循MBR分区规则)0//设置默认开始扇区位置(字节位置)
//,如果直接回车就是使用默认提示的值1000//设置结束扇区位置(字节位置),也可以使用+1000M(K,G)的方式直接设置
w //保存分区修改信息
d //删除指定分区
1 //选择要删除的分区号
|
其他:
使用 parted 创建 GPT 分区(需要安装 parted 包)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|
parted //进入分区命令模式
select /dev/sdc //选择要创建分区的磁盘
unit GB //选择使用GB的方式,显示磁盘信息
mklabel gpt //选择分区表类型 (MBR类型为msdos,GPT类型分为gpt)
print all //显示所有硬盘的分区信息,如果只是print 则只查看当前选择的磁盘的分区信息
mkpart //添加分区
liyun //给分区添加一个名称,类似于window的卷标,可以直接回车跳过
ext2 //指定分区文件类型,默认是ext21//分区的开始位置,单位是M2000//分区的结束位置,单位是M
cancel //如果提示分区未对其,需要输入这个cancel重新指定分区开始、结束位置类似于平常说的4k对齐
mkpart test 20003000// 这是创建分区的命令模式 (mkpart 分区名称 开始位置 结束位置),分区的名称是不能省略的
rm 3//删除指定序号的分区
quit //退出分区(这里要注意fdisk里面需要w命令把分区信息写入硬盘,而parted工具,是即时生效的,只需要退出即可)
|
格式化分区
不管是 MBR 还是 GPT 都可以使用 mkfs 命令格式化分区
mkfs.ext4 /dev/sdb1
或者另一种写法:
mkfs -t ext4 /dev/sdb1
MBR 中的扩展分区是不支持格式化的 ,只有主分区和逻辑分区才能格式化
GPT 中的分区只能使用 parted 工具才能查看分区信息,不能使用 fdisk 工具查看
如何为硬盘添加 swap 交换分区
建立一个普通的 Linux 分区
修改分区类型为 16 进制编码
格式化交换分区
启用交换分区
1
2
3
4
5
6
7
8
|
fdisk /dev/sdb //使用fdisk工具选择磁盘
t //修改分区系统类型
6 //选择被修改类型的分区
L //查看所有的分区类型
82 //选择Linux swap类型序号
w //写入分区修改
mkswap /dev/sdb6 //格式化交换分区(注意这里的格式化和格式化其他分区不一样的)
swapon /dev/sdb6 //启用交换分区
|